記者許鈺玟/花蓮報導
今年邁入第27屆的「2024洄瀾美展」自12月28日起至114年1月19日止,於花蓮美術館一樓(花蓮市文復路4號)展出,花蓮縣文化局特於今(29)日舉行開幕暨頒獎典禮,誠摯邀請鄉親國人前來欣賞,期待藉由展出作品豐富的媒材語言與多元的創作表現,與觀者共同探索創作背後的無限可能。
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,「藝術生活化、生活藝術化」,文化不斷從日常生活中實踐,文化更是精神生活的骨幹,在縣政財源有限的情況下,縣府仍然全力支持各項藝文政策推進,近年我們積極藉由梳理花蓮這塊土地的文化,提升歷史建物的價值,使文化資產重新活化,讓歷史脈絡的珍貴印記活化永遠傳承,同時,也積極讓藝術文化紮根,連結各鄉鎮推動藝術下鄉活動,努力邀請國內外超高水準的藝文展演進到花蓮,累積藝術能量在花蓮的每個角落,讓花蓮也瀰漫著濃厚的藝術氣息。
開幕典禮上,徐縣長特別頒發2024洄瀾美展當代藝術創作類「洄瀾獎」,係由嚴紹恩《帝國主義與生成擴散模型》獲獎,徐縣長說,特別感謝參與此屆洄瀾美展的所有藝術家參賽者,今年徵件284件作品、件件都相當精彩且豐盛,完美詮釋當代與經典媒材間多層次的美學對話與可能性,誠摯邀請鄉親國人走進花蓮美術館一探究竟,細細品味每件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及寓意,定會發現福爾摩沙這座島嶼的美妙之處。
花蓮縣文化局為鼓勵藝術創作,探索藝術內涵及表現,回應時代精神,自1995年起辦理「洄瀾美展」,至今已邁入第27屆。洄瀾美展之形式與時俱進,2024洄瀾美展參賽資格不限族群、國籍,亦不限作品主題,鼓勵參賽者就花蓮經驗反映於自身創作中。
展覽主題「共振-偶然的躍動」,以「共振」強調作為一種跨越時間、空間與媒材界限的動態過程,不僅是一瞬間的思想對頻,更是對當下時代的深刻提問與回應。無論是當代藝術還是經典媒材,兩者展現出提問、探索與創新的精神,皆能在創作過程中激發出新的能量與視野。
「偶然的躍動」強調創作的開放性與延展性,當東方與西方、平面與立體、當代與經典相遇,作品之間的共振躍動,不僅超越媒材界限,還讓觀者感受到那些隱形卻深具啟發的內在連結。不同媒材在創作中的對話,不僅展示各自的美學特質,也拓展藝術語言的邊界。
展覽英文主題「Mapping the Invisibility」探討「共振」如何超越媒材,延伸至人與人、環境、歷史與社會之間的深層連結,邀請觀者探索不同層面之間的隱形對話與內在聯繫。
2024洄瀾美展徵件分為四類組,包含當代藝術創作類,以及,經典媒材創作類-東方媒材組、西方媒材組、立體造型組,此屆除我國參賽者外,亦有來自英國、加拿大、香港、馬來西亞、俄羅斯、美國、中國及法國等各地藝術家報名,共計284件作品參賽,展現當代與經典媒材之間多層次的美學對話與可能性。
今日出席開幕貴賓包含立法委員傅崐萁、立法委員林憶君服務處副主任陳燕菁、花蓮縣議員笛布斯‧顗賚、花蓮縣議會秘書郭怡廷、2024洄瀾美展東方媒材組評審委員王祥薰、當代藝術創作類評審委員龔卓軍、花蓮縣石雕協會副理事長葉權賢、花蓮縣洄瀾詩社理事長張玉環、花蓮縣長青書法協會前理事長鄒瑞騰以及地方士紳等人到場。
─────【展出作品】─────
當代藝術創作類
余佳芯《豐穗》、嚴紹恩《帝國主義與生成擴散模型》、楊健生《雨淋》、陳肇彤《深度還原》、林書旭《黑色1號》、峇岦嵐偲.旮札涅蘫《塵埃揚起的漣漪是土地擁抱的形狀》
經典媒材創作類─東方媒材組
甘捷曼《東岸的日出,海浪拍打著岩石》、林錦芳《異次元無極限》、康興隆《榕下晨曦》、張家榮《楊牧〈帶你回花蓮〉》、張峰銘《心象洄瀾》、劉振富《元宇宙山水之二十三-砂卡噹懷想曲》、盧怡君《豐盛之秋》、蕭宇倢《無題》
經典媒材創作類─西方媒材組
周依潔《午間聚會》、林冠名《而安之若命》、苗裕康《大地之聲》、高海蓮《Tjavualji的獵人》、張杏熙《無名英雄》、蘇子翔《孤島》
經典媒材創作類─立體造型組
方昭茨《聚成的記憶》、林彥伶《地底漫遊》、梁麗如《浮.夢》、葉竹修《我指引你跟隨》、廖乾杉《愛情花束》、蘇建程《乘光》